英雄城市压不垮,英雄人民“不服周”。
前些日子,一则题为《武汉重出江湖》短视频火遍朋友圈。
忆往昔,这里封控时间最长、重启时间最晚、疫情影响最大。
看今朝,这里经济强势反弹、社会全面复苏、城市活力四射。
今年“五一”假期,武汉也已回归热门旅游地,成为不少人的出行首选。
以非常之举应非常之难,以倾城之力见倾城之美。翻开视频主创团队的记者手记,让我们从更多的涅槃故事理解英雄人民,感受英雄城市背后的中国力量。
【故事一】生命的光彩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图为:2020年3月5日傍晚,在湖北省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医生在护送患者王欣做CT的途中停下,让住院近一个月的老人欣赏久违的日落(甘俊超 摄);右图为:3月24日,“看夕阳的老人”王欣在东西湖区园艺花城小区内拉小提琴(新华社记者熊琦摄)。
【记者手记】春风拂面,阳光灿烂,在小区的篮球场一角,王欣老人正闭着眼睛,沉浸在音乐世界中。这是我第二次见到他。
从2020年3月,一张“医患共看夕阳”的照片如一阵旋风,传遍大江南北,到如今我再次回访,一年已悄然溜走。作为新华社记者,在身处武汉的一年间,一颗心已不知经过多少次起落,一次次被悲伤揪紧,又一次次被温暖抚平。
“看夕阳的老人”最初是从网络上发掘的线索。去年3月5日下午,在护送王欣出病房做CT途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27岁的医生刘凯停了下来,让“已快一个月没看过太阳”、躺在病床上的老人感受了一次久违的落日。“没有太多的云,也没有太大的风。我们就静静地看,也不说话。”王欣老人回忆。陪检员甘俊超按下快门记录下这个瞬间并发到了网上。新华社前方报道团队发现这张照片后,将这张手机拍摄的照片,配文“人间值得”,制作成海报播发,一时间触碰了无数人的泪点。
这位感动了万千网友的老人是谁?他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带着许多读者的牵挂和疑问,在王欣老人出院前夕,我和同事饶力文专程进入红区采访拍摄,这便是我第一次见到王欣老人。
就在采访过程中,四川援鄂医疗队突然收到通知:随着防疫形势的好转,要求他们当日移交病区,准备撤离武汉。红区奋战近两月,得知马上能回家,值班的小护士兴奋地跳了起来,却被一旁的护士长批评:“别慌,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出错。”
没一会儿,消息传到了患者耳中,病区走廊一下热闹起来。有的患者拉着照顾自己多时的医生合影;有的抓紧留下医护人员的联系方式;有的在医护人员的防护服上写下祝福……即便每个人都想回归正常生活,但此时此刻,对于共患难的战友,大家都不舍离别。
“之前上海医疗队走的时候没有告诉我,这一直是我心中的遗憾。”王欣说。经历生死、重回人间,这一次,即便行走缓慢,王欣也坚持走出了病房,和曾经救治他的白衣天使们一一挥手道别。一旁观察的我们,也被这一声声“谢谢”触动着,唯有用手中的相机,默默记录。
那天从隔离区出来后,我一夜无眠。同事饶力文将素材连夜剪辑,隔天一早,发出了短视频《那位看夕阳的老人,今天拉了一曲送别》,夕阳之下在悠扬的音乐声中,老人走向窗边,用颤抖的双手为医护人员拉上了一首《送别》......再加上此前报道的情感铺垫,许多人又泪目。
没过几日,武汉“解封”后的第二天,王欣老人顺利出院。在他出院后,我曾数次与王欣老人的女儿联系,想要再去探望,都被婉拒了。直至这次回访我才得知,在出院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慢性病依然困扰着老人。“一段时间什么也想不起来,睡觉醒来之后感觉跟没睡一样,稍微走两步就喘气。”他回忆道。
“但活着就是全部。”老人尽可能地克服身体不适。经过几个月调养,老人身体状况越来越好,他每天可以出门围着小区走上好几圈。“慢慢地,那些记忆、那些乐谱都回来了。”讲到兴起处,老人的音量大了几分,突然洪亮的声音反倒让我吓了一跳。
“我还想再多活几年,活到一百岁,好好看看我们这个社会能发展成什么样。”王欣说。
采访结束,已近黄昏。我自责误了饭点,老人却一边说着没关系,一边同我一起向外走去,见我满脸困惑,他女儿笑了:“老爷子现在最爱吃的,可是小区门外的那家兰州拉面呢!”
时隔一年,望着老人在夕阳下的背影,我突然内心颤动——这样易逝的景色固然美好,但真正触动人心的,并非夕阳的色彩,而是生命的光彩。(新华社记者熊琦)
【故事二】医生张定宇
张定宇参加新华社2020年黄鹤楼快闪活动(新华社记者熊琦摄于2020年9月25日)。
【记者手记】这一年,他从只有业内人知道的金银潭医院院长,变成国人心目中的“抗疫英雄”;这一年,他从履新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到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公共卫生总师;这一年,他从腿部肌肉萎缩加剧,到逐步有所好转,已经可以骑自行车了……
张定宇身上有太多的标签和光环,但对我而言,一切的背后都是因为“医生张定宇”。
犹记得,第一次采访后,和张定宇同车返回金银潭医院路上,沉默许久,我问了一个问题,是采访,也是好奇:“明明腿脚不方便了,干吗还要这么拼?”张定宇说:“我现在能动,我愿意多动一下,以后被固定在轮椅上,不能动了,就真的动不了了。”接着,他又补充了一句,“我已经很幸运,病情发展不是那么快,所以我更加珍惜这份眷顾,尽可能做更多工作,治病救人。”
回望一年前,当时面对未知的疫情,我也曾害怕、焦虑、惊恐。帮我打破心中恐惧的,正是蹒跚而坚定、踉跄却直前的医生张定宇。
他是我疫情期间交识的第一个与病毒正面肉搏的医生。在那之前,我不能直观地感受到在那场疫情中医护人员到底有多拼命;在那之后,我才知道是怎样坚韧的一群人挺立在我们与死神之间。
生命渐冻,情怀火热。从组建隔离病区,到率先采集样本开展病毒检测,再到组织动员遗体捐献,每一步都很难,但张定宇医生总是挺在最前面。时时刻刻,把个体命运与一座城市紧紧相连。
褪去白衣,他也是一个普通人。张定宇曾告诉我,他选择学医是因为患有支气管扩张症的母亲和曾经历过求医困难的亲戚,他希望自己可以做点什么。最淳朴的初衷,却产生出想用生命去拯救生命的选择。
还记得,疫情过后的一次采访,同事提醒我活动间隙去搀扶一把张定宇,我拒绝了。因为我曾试着这样做过,他会立马摇手“不用不用”,甚至会很严厉地用武汉话说:“蛮烦人!”硬朗的姿态,让我看到了一个丰满的中国医生的形象。
时隔一年多,张定宇曾经的“战场”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一切似乎已归于平静。静谧的大院里,一些疫情常态化防控元素还提醒着,这里曾是新冠肺炎疫情的风暴中心,希望与绝望交织,生存与死亡较量。
张定宇在医院的每一次踱步,都留下武汉抗疫的深深印记。庆幸,他和武汉一起挺过了最艰难的时刻。(新华社记者侯文坤)
【故事三】异国战“疫”
疫情后,弗雷德(左二)与豹变志愿者车队伙伴一同在户外烧烤(受访者供图)。
【记者手记】时隔一年,我再次见到法国志愿者弗雷德里克·多梅克时,还是在高架桥边的那家汽车修理厂。厂里满是等待修理的轿车,不时传出机器摩擦钢制车身的声响。
“回到这里总是很有感触,我在这里度过了整个武汉‘封城’时期。”弗雷德说。
2020年初,为遏制新冠病毒的传播,武汉暂闭离汉通道,市民居家隔离。尽管如此,仍有不少热心市民冒着感染风险,志愿组成车队为医院和社区运送物资与药品。弗雷德便是其中一员。而这家名为爱尔保车管家的汽车修理厂则是其中一个车队的大本营。
来自法国里昂的弗雷德今年55岁,9年前随爱人来到武汉,曾是武汉理工大学的一名法语老师。去年1月26日,当一位只有数面之缘的朋友询问他是否愿意加入志愿车队时,他爽快地答应了。“我很健康,还有一辆空间比较大的车,我可以帮忙。”
次日,他便穿戴好防护服、护目镜与橡胶手套,用自家的红色小轿车为几家医院送去了第一批方便面。近两个月的时间里,他驾车跑了1500公里。
“当时没有餐厅营业,我们就在修理厂角落搭建起了简易的灶台,煮煮泡面、做些简餐。”如今,弗雷德口中的那个角落停着一辆已修理好、等待车主取走的白色轿车。
武汉“解封”一年有余,弗雷德红色小车的引擎盖、车门和方向盘上依然贴着“豹变志愿者车队”的贴纸。“它们已经是这台车的一部分了,就像是皮肤上的文身,也让我更有归属感。”他说。
去年3月起,武汉疫情逐渐好转,物资供应日渐饱和,弗雷德并没有就此闲下来。他与志愿者伙伴们一次次去往机场送别归家的援鄂医疗队,还与其中不少医疗队员一同在武汉多地栽下“生命之树”。
当时种下的绿苗,今年再访时,已有簇簇山茶花绽放。“这些树是对新冠肺炎逝者的纪念。它们同时也是生命的象征——树的茁壮生长也代表了武汉这座城市的疫后重生。”
在弗雷德眼中,这座沉寂了70余天的城市已完全恢复往常活力。“路上车水马龙,商场、餐厅里摩肩接踵。我和当初一起做志愿者的朋友们还时常在节假日一同去郊外露营、野炊。如果说我现在和以前相比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多了这群生死之交。”
过去一年间,像弗雷德这样选择在疫情期间留守武汉的外籍人士,我采访了数十位。每当问及他们留下来的原因时,“武汉是我的第二故乡。我不仅想和她同欢喜,也想与她共患难。”——是我听到最多的答案。
他们中许多人在疫情期间或成为志愿者,帮助校园、社区、医院配送物资,或通过社交媒体用自己的母语向海外网友直播武汉的真实情况与防疫成效。来自异乡的他们,投入真心向武汉伸出援手,也在共度时艰后加深了对这座城市的感情。
一如当初选择留在武汉,上门为病人看病的法国医生菲利普·克莱因所说:“经此一‘疫’,我的心与武汉、武汉人民更加紧密相连了。”(新华社记者乐文婉)
策划:王宇、李鹏翔、吴植
编辑:初杭、张千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