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进步、数字技术的发展,让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拿起手机,记录自己身边的美好、生活的美好,一下子就有了“上天入海、神游八方”的能力。手机早已取代卡片机成为人们最常使用的拍照记录设备,并且向着更高层级的设备不断进化。
就拿最近上市的小米11Ultra、小米11Pro、小米MIX FOLD三款旗舰手机来说,在发布会上,小米创始人雷军喊出了“拐点之战”的口号,认为手机影像与传统相机已经到了正面碰撞的时刻。可以看到,雄心勃勃的小米希望通过强大的计算摄影、自研算法与ISP,让手机摄影更上一个高度。
为什么说这是手机摄影与传统相机的“拐点之战”,我们可以从计算摄影对传统摄影的突破与革新说起。
传统影像技术的核心是对光线的捕捉和利用。想要提升画面品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用大尺寸感光元件与高规格镜头——这通常意味着尺寸大、重量沉、成本高。且不说无法集成到手机上,对大众的购买和使用来说也是不小的门槛。而计算摄影,本质上就是通过各种数字化手段拉近硬件规格带来的差距,让手机等小型记录设备可以获得跨越级别的成像能力。
对于专业相机来说,数字图像处理是修复微瑕、锦上添花;而对手机来说,计算摄影则是补足硬件上的先天不足,提供接近甚至超越用户期待的结果。计算摄影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传统相机摄影的演进,无疑是影像技术发展的正确方向。
对于计算摄影来说,其核心就是叠加在硬件之上的算法与算力。在集合了业内最好的传感器、镜头、ISP和算法之后,完全可以打造出业内一流的产品。所以,为了实现更好的拍摄效果,各大厂商都组建了传感器、光学、算法、测试等研发团队,并且吸纳了很多传统相机企业与供应链的核心人员。当一个企业具有相应的人员、技术和产品后,它其实就可以称得上是一家“相机企业”了。
但如果仅仅是这样,也只能算是跟随供应链脚步的“一流”。如今,国产手机厂商已经迈过了满足于供应链提供什么就使用什么的阶段,开始向供应商提出要求,推进实验室专利的量产与普及,将万千功夫融会贯通化为自己的绝技,这一典型代表就是小米。
在小米11Pro与Ultra上,小米使用了刷新业界记录的1/1.12英寸大底传感器,加入了优化弱光拍摄的“夜枭”算法,为挑战和超越传统相机打下了坚实的软硬件基础。
这还不是一切。同期发布的MIX FOLD折叠屏手机还具备自研ISP芯片“澎湃C1”,以及以往只在实验室中才能看到的液态镜头。这些“独特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产品竞争力,同时也在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与进步。小米11Ultra与MIX FOLD无疑是小米影像发展的又一里程碑。
从学习到创新,昔日的理想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所以,接下来是什么,还会有哪些惊喜呢?让人无比期待。